一、学院简介
范长江新闻学院( FanChangJiang Journalism School), 2002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招收本科生, 2010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收本科生。为了适应国内外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和弘扬范长江精神,在内江市委和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0月,学校成立范长江新闻学院,由内江师范学院与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共建,2014年12月16日,举行了范长江新闻学院的揭牌仪式,2016年6月正式独立运行,范长江新闻学院的事业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
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生3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25人。外聘兼职教师23人。近年来,范长江新闻学院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9部,发表论文100多篇,6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学院拥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下设范长江研究所和播音发声学研究所,拥有全日制本科学生846人。学院拥有200平方米资料室,藏书50000余册,期刊200余种。建有图片摄影、非线性编辑、录音与摄像、播音与主持等广播电视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办学条件良好。
学院着力于传承、弘扬和践行范长江精神,培养范长江式新闻人。学院建立“长江讲坛”学术交流平台,邀请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和范长江研究者给学术讲座。学院积极加强学界、业界合作,与汕头大学新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开展“重走成兰路,寻找范长江”联合考察活动,积极承办全国“寻找方大曾”校园公益计划走进范长江新闻学院活动,成功承办全省新闻舆论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和全省教育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教风纯正,学风浓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四川新闻网、川报观察、四川经济日报、内江日报、内江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二、专业设置:
新闻学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招生科类:文理兼收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地方文化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能扎根地方各级党报事业,具有扎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在各类相关单位从事包括报道、拍摄、编辑、策划、宣传等在内的新闻业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范长江”式的新闻人才。
主修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新闻学理论、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摄影基础、新闻摄影实践、融合新闻实务、摄像与非线性编辑、新闻口语表达、数据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坊等。
网络与新媒体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招生科类:文理兼收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掌握相关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创新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思维,熟练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资讯生产与传播,具有一定网络与新媒体机构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成为行业骨干。
主修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网页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传播学、融合新闻学、新媒体写作、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融合传播实务、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Digital Literacy、Create by Access、专业实践工作坊。
播音与主持艺术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招生科类:艺术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适应我国新媒体各个岗位改革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播音、主持、传播学、新闻学、新闻采编、拍摄、制作等方面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全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策划、创意、采编、音视频制作等工作,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播音主持采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毕业三到五年后,达到语言艺术相关行业核心业务骨干水平。
主修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语言艺术、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电视摄像、“青春飞扬”电视栏目制作等。
三、咨询电话
0832 -2349830、182 80932489 学工办公室(宋老师)
0832 -2347937 书记办公室
0832 -2341170 院长办公室